肺结核作为一种长期且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播。然而,只要我们充分掌握了肺结核的科学防治知识,便无需过度忧虑。
中医药对结核的认识
肺结核在中医学上属于“肺痨”范畴,肺痨最早记载于《黄帝内经》,描述了肺痨的一些主要症状:“大骨肉高,大肉内陷。咳,喘形;身热,脉小以疾”,且认为本病是属于“虚劳”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。而华佗已经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的特点。
中医认为,由于人体的正气虚弱,包括先天禀赋不足,工作劳累,情志不畅,酒色过度,导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,感染痨虫,侵入肺脏。
肺结核有哪些症状
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、咳痰,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,就应该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。此外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、低烧、夜间盗汗、午后发热、胸痛、疲乏无力、体重减轻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肺结核传播的“秘密通道”
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。通过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,传播给他人。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使许多人都容易被结核病患者传染。
家人得了肺结核该怎么办?
如果家人得了肺结核,首先不要恐慌,先督促患者到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进行积极的治疗,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应当尽量与肺结核病人分室居住,佩戴口罩,避免家人被感染。
2、对病人的居住场所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3、督促病人按时全程服药,定期查痰,在痰菌未转阴前,应采取适当隔离,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。
4、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,病人应该加强营养,增加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,保证充分休息,不宜过度劳累。
5、家里的密切接触者也应到结核病诊治定点机构进行筛查,发现患病者应及时治疗;如无异常,3~6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。
五类人群需提高警惕
①儿童、青少年、妊娠或生产后妇女、老年人等人群抵抗力弱;
②患有糖尿病、矽肺、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,容易发生结核病;
③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;
④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,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生结核病;
⑤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、医疗卫生人员。
中医药辅助防治肺结核的方法
1.中药治疗:
中医对肺结核的治疗讲究辨证施治,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、体征、舌苔、脉象等进行分型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常见的证型有肺阴亏损型、阴虚火旺型、气阴耗伤型、阴阳两虚型等。
①肺阴亏损型:表现为干咳、声音嘶哑、痰中带血、胸部隐痛等症状。治法以养阴润肺、清热杀虫为主,常用中药有沙参、麦冬、天冬、生地等。
②阴虚火旺型:症状包括咳嗽、气急、痰粘而少、颧红、潮热、盗汗等。治法为滋阴降火、抗痨杀虫,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。
③气阴耗伤型:表现为面色晄白、神疲体软、咳语声微等症状。治法以益肺健脾、杀虫补虚为主,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④阴阳两虚型:症状复杂,包括少气无力、消瘦面黄、声喑音哑等。治法为滋阴补阳、扶正祛邪,常用补天大造丸加减。
注:谨遵医嘱,合理用药。
2.针灸治疗:针灸可以调节脏腑功能,增强免疫力,缓解症状。常用穴位有肺俞、膏肓、足三里等。
3.饮食调理:肺结核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,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类、新鲜蔬菜水果等,避免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恢复体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
4.气功锻炼::气功锻炼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对肺结核的康复有辅助作用。在向我们招手,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。
预防肺结核的盾牌
1.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注意个人卫生,咳嗽、打喷嚏应掩口鼻,不要面对他人,不要随意吐痰。
2.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3.为儿童接种卡介苗,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。
4.尽量不前往结核病人聚集场所,包括结核病医院等。
5.健康管理: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、适当运动,增强身体抵抗力,让结核菌难以攻破身体防线。
专家介绍
王芳
感染科主任
恩施州感染病学会常务理事;湖北省肝胆病学会委员;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感染病专委会委员。
从事临床诊疗工作32年,在重症肝炎、肺结核并大咯血、结核性脑膜炎、隐球菌脑膜炎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、慢性乙肝及艾滋病母婴阻断、新冠肺炎重症等疾病的诊疗积累了较多的经验。
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主持恩施州科技计划项目1项,作为骨干参与恩施州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1项,323攻坚行动中医药发展重点项目1项,在统计源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。
2020年被湖北省省委、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”称号及湖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。
作为县域内定点结核病防治医院,我院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,并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。我们提供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的全方位服务,致力于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且有效的救治。如需咨询,请拨打我们的联系电话:0718—6290218。我们承诺将竭诚为您服务,守护您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