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

当前位置:首页 / 健康

【24节气谷雨】中医养生:祛湿健脾 固护阳气

2025-04-20 来凤县中医医院
字号

一、谷雨着重养三脏

  ● 防伤脾

谷雨时节是春夏季节交替时期,此时肝气渐弱,脾胃功能渐旺,人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,有利于营养的吸收,此时应适当进食补气血的食物,但不能像冬天一样大补。

  谷雨节气空气湿度大,而脾为湿土之脏,当湿邪犯脾时,反而易致脾失健运、脾胃不和,而出现食欲不佳等不适。因此,谷雨养生要注意养护脾胃,在饮食上须加以配合。

  此时除了适宜食用健脾祛湿的食材外,还可适当食用春季的新鲜野菜,如荠菜、菠菜、马兰头、香椿头、蒲公英等,以清热解毒、醒脾开胃。此外,养脾还需注意细嚼慢咽,平日七分饱、不食冷、少食甜,少久坐,少思虑,不逞强,有空常按足三里。

●祛胆热

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,很多人都会出现头痛、眩晕、喉痹、目赤、肝阳上亢等不适。这些问题多集中于肝胆,可以通过按摩或敲打肝经和胆经来缓解。

  日常要注意避免熬夜,饮食上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,如银耳、桑葚、蜂蜜等,以滋润生津、益阴柔肝,防止肝阳过亢。

● 补肝血

春季应肝,很多人在春季会有困倦乏力的感觉,这是因为肝血不足而导致阳气生发不足所致。对于有这种症状的人,可尝试用菊花和枸杞子加大枣和蜂蜜来泡水喝,即可有效缓解困倦劳累之感。

  另外,中医认为,肝藏血而能视物。长时间用眼过度不仅会影响视力,还容易损伤肝血。故而,谷雨时节最需护眼。


  二、谷雨节气食疗方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02.jpg

  ●莲子小米粥

材料:小米100克,莲子50克。

  做法:小米淘洗干净,莲子去芯洗净捣烂后与小米一同放入煲内,加水适量,先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。

  功效:健脾除湿止泄。适合脾虚湿重、大便稀溏之人食用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08.jpg

  ● 芡实薏米排骨汤

材料:芡实50克,薏米50克,陈皮10克,生姜3片,猪排骨500克。

  做法:薏米用锅炒至微黄,芡实泡发,陈皮洗净,猪排骨洗净焯水,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,加水适量,先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煲2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食用。

  功效:健脾利湿醒胃。对脾虚湿困,身重困倦,胃纳欠佳者尤宜。


  三、谷雨节气中医穴位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13.jpg

  ● 中腕穴

 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,肚脐上4寸处,可用艾条悬灸。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、胃之募穴,有温中健脾、行气止痛的功效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17.jpg

● 天枢穴

天枢穴位于人体腹部,肚脐旁开2寸处,可用艾条悬灸。艾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,增强胃动力,有助于治疗腹胀、肠鸣、泄泻、急性胃肠炎、消化不良、恶心呕吐等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21.jpg

● 太冲穴

  谷雨时节,人体阳气生发,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。经常按摩太冲穴,有明显的疏肝泻火的功效。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1、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取穴方法:沿拇趾与次趾趾缝向踝关节方向推移,至第一、二跖骨间隙末端凹陷,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即是。

【24节气谷雨】中医养生:祛湿健脾 固护阳气

2025-04-20 来凤县中医医院

一、谷雨着重养三脏

  ● 防伤脾

谷雨时节是春夏季节交替时期,此时肝气渐弱,脾胃功能渐旺,人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,有利于营养的吸收,此时应适当进食补气血的食物,但不能像冬天一样大补。

  谷雨节气空气湿度大,而脾为湿土之脏,当湿邪犯脾时,反而易致脾失健运、脾胃不和,而出现食欲不佳等不适。因此,谷雨养生要注意养护脾胃,在饮食上须加以配合。

  此时除了适宜食用健脾祛湿的食材外,还可适当食用春季的新鲜野菜,如荠菜、菠菜、马兰头、香椿头、蒲公英等,以清热解毒、醒脾开胃。此外,养脾还需注意细嚼慢咽,平日七分饱、不食冷、少食甜,少久坐,少思虑,不逞强,有空常按足三里。

●祛胆热

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,很多人都会出现头痛、眩晕、喉痹、目赤、肝阳上亢等不适。这些问题多集中于肝胆,可以通过按摩或敲打肝经和胆经来缓解。

  日常要注意避免熬夜,饮食上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,如银耳、桑葚、蜂蜜等,以滋润生津、益阴柔肝,防止肝阳过亢。

● 补肝血

春季应肝,很多人在春季会有困倦乏力的感觉,这是因为肝血不足而导致阳气生发不足所致。对于有这种症状的人,可尝试用菊花和枸杞子加大枣和蜂蜜来泡水喝,即可有效缓解困倦劳累之感。

  另外,中医认为,肝藏血而能视物。长时间用眼过度不仅会影响视力,还容易损伤肝血。故而,谷雨时节最需护眼。


  二、谷雨节气食疗方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02.jpg

  ●莲子小米粥

材料:小米100克,莲子50克。

  做法:小米淘洗干净,莲子去芯洗净捣烂后与小米一同放入煲内,加水适量,先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。

  功效:健脾除湿止泄。适合脾虚湿重、大便稀溏之人食用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08.jpg

  ● 芡实薏米排骨汤

材料:芡实50克,薏米50克,陈皮10克,生姜3片,猪排骨500克。

  做法:薏米用锅炒至微黄,芡实泡发,陈皮洗净,猪排骨洗净焯水,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,加水适量,先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煲2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食用。

  功效:健脾利湿醒胃。对脾虚湿困,身重困倦,胃纳欠佳者尤宜。


  三、谷雨节气中医穴位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13.jpg

  ● 中腕穴

 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,肚脐上4寸处,可用艾条悬灸。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、胃之募穴,有温中健脾、行气止痛的功效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17.jpg

● 天枢穴

天枢穴位于人体腹部,肚脐旁开2寸处,可用艾条悬灸。艾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,增强胃动力,有助于治疗腹胀、肠鸣、泄泻、急性胃肠炎、消化不良、恶心呕吐等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221.jpg

● 太冲穴

  谷雨时节,人体阳气生发,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。经常按摩太冲穴,有明显的疏肝泻火的功效。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1、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取穴方法:沿拇趾与次趾趾缝向踝关节方向推移,至第一、二跖骨间隙末端凹陷,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即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