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,古称"启蛰",指春雷惊醒了蛰伏的昆虫,万物萌动,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。所谓“春雷惊百虫”,是指惊蛰时节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。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、万物生机盎然。
惊蛰·养生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便生志。”其意是,春季万物复苏,应该晚睡早起,散步缓行,可以使精神愉悦、身体健康。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。保持充足、良好的睡眠对养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
从饮食方面来看,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,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。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,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。可多食鸭血、菠菜、芦荟、水萝卜、苦瓜、木耳菜、芹菜、油菜、山药、莲子、银耳等食物,坚持春季“省酸增甘”的饮食原则,以健脾益胃,增进健康。
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,阴血相对不足,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使自身的精神、情志、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,生机盎然。由于春季与肝相应,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。对于不同体质的人亦当选用不同的惊蛰养生方法。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,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。
此外,诸如流感、流脑、水痘、带状疱疹、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,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。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冷空气的侵袭,易感冒流涕,所以要适当的添加衣物,不要出现着凉情况。并且还要注意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锻炼身体,增强免疫力。
惊蛰·饮食
祛湿五虎汤
【食材】赤小豆50克,生姜30克,红枣8-10个(去核),连须葱白3根,陈皮1瓣,红糖适量。
【做法】食材洗净,一同放入锅内,加入适量开水,煮30分钟,再放入红糖煮10分钟即可。
本膳食中,赤小豆健脾祛湿、利水消肿;陈皮行气祛湿;生姜解表散寒;葱白发汗解表;红糖、红枣补中益气扶正。各物合用,能解表、散寒、祛湿而不伤正,十分适合春天阴雨绵绵、寒温无常的天气保健食用。
五指毛桃陈皮煲猪脊骨
【食材】猪脊骨300克,五指毛桃100克,陈皮1瓣,生姜3片,食盐适量。
【做法】猪脊骨洗净、焯水,与五指毛桃、陈皮、生姜一起放入汤锅内。倒入开水,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煲1小时,调味即可。
五指毛桃搭配陈皮、生姜和猪脊骨煲汤,益气而不上火,补气而不提气,扶正而不碍邪,十分适合岭南地区常见的气虚夹湿、虚不受补体质人群食用。
小贴士:五指毛桃虽然药性温和,但在具有明显热性症状如口臭、大便干硬等情况下,还是建议酌情减量使用。
银耳淮山排骨汤
材料:排骨500克、银耳15克、淮山20克。做法:把排骨、淮山洗净,银耳用水泡开。将排骨、银耳、淮山放在锅中,加水适量,用大火煮沸,改中火再煮40分钟,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健胃益气,适宜慢性胃炎见纳差、乏力者食用。
惊蛰节气养生艾灸
阴虚体质
★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,手足心热,失眠,便干,尿黄。
★艾灸应着重调养肝肾,以达滋阴潜阳之目的。
★首选穴位“三阴交、阳陵泉、太冲”三对穴。
阳虚体质
★形体白胖,或面色淡白,手足不温,小便清长,五更泄,喜热怕冷。
★此种体质在本节气施灸,可借天地旺阳之时,以壮人体阳气之功。
★首选穴位“中脘、足三里、大椎”。
痰湿体质
★形体肥胖,肌肉松弛,神倦身重,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。
★此类型体质者,应着重灸关元、足三里等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