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阳和起蛰,品物皆春”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古籍《群芳谱》对立春解释为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气始而建立也”。自秦代以来,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,《史记.索隐》中说:“立春日,是去年四时之终卒,今年之始也”。四季起于春,冬时之终卒与春时之起始的分界正是立春。
立春饮食-韭菜炒桃仁
食材:韭菜、核桃仁、食盐、调和油等。
做法:(1)将韭菜洗干净并切成寸段;核桃仁提前浸泡。(2)在锅中放油,放入核桃仁煸炒至上色后盛出备用。(3)在锅中留底油,放入韭菜翻炒。(4)将炒过的核桃仁与韭菜混合,加入盐和其他调料,继续翻炒至均匀。
功效:补肾壮阳、增强免疫力、改善记忆力和保护心脑血管
立春饮食-山药粥
食材:山药50克,粳米150克。
做法:将山药切成薄片、粳米淘洗干净,放入锅内加适量水,同煮为粥,早晚餐用(不宜过饱)。
功效:非常适用于脾虚腹泻、慢性久痢,虚劳咳嗽、食少体倦,以及老年糖尿病、慢性肾炎等肺脾肾不足的患者。
立春饮食-黄芪杞子菊花茶
食材:黄芪50克,枸杞子25克,菊花25克、红枣15克、水1升。
做法:将以上材料先水煎,之后放入冰糖少许,可当茶饮。
功效:提升免疫力、预防感冒。
立春小贴士-春天要“捂”
“春捂秋冻”,“春不减衣,秋不戴帽”。冬季穿了几个月的厚衣服,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。由冬季转入初春,天气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又大,过早减掉冬衣,一旦气温下降,就难以适应,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。病原菌乘虚袭机体,容易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冬春传染病。尤其是老年、体质虚弱的人群,捂一捂,以免冷风侵袭。
谨慎起居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。”春天在五行中属木,与五脏中的肝相对应,主生发和疏泄。和绿意盈盈的植物一样,人在此时也处于生长的状态,通常精神都比较好。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早睡早起,而且要外出运动,不能晚睡晚起。
活动●踏春
立春后,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喜欢外出游春,俗称出城探春、踏春,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。
穴位养生
期门穴
定位:期门穴位于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在期门穴穴位上,旋转按揉穴位3-5分钟,按揉时穴位局部会有酸痛的感觉,先左后右或者双侧同时按揉。
功能主治:按摩期门穴可以理气疏肝,促进脾胃活力调理肠胃。
照海穴
定位: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,内踝尖下方凹陷处。
操作方法: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,时间控制在3-5分钟,按压时感到酸胀感即可。
功能主治:具有滋阴清热、调经止痛等功效。
太冲穴
定位:属足厥阴肝经。太冲穴在足部背侧,第1、2跖骨间,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,或触及动脉搏动处。
按摩时间及方法:晚上21点~23点。按摩时取坐位,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,沿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,做20次,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按压左脚,以出现酸胀或胀痛为度。
功效:疏肝理气、通经活络、醒神开窍、镇静宁神、止痉镇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