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节气之后五日,气温持续走低,彩虹悄悄隐去,易增抑郁凄冷之情;再五日,天空中的阳气上升,地中的阴气下降,导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万物闭塞,失去生机;又五日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,万物藏而不泻。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。
小雪养生
花生红枣鸡脚汤
材料:鸡脚4-5对,瘦肉50克,花生30克,红枣5枚,生姜3片。
做法:以上食材洗净后,与其它材料同放入汤煲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后,小火续煮1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润燥养阴,补血养颜
莲藕鲤鱼汤
材料:莲藕500克、鲤鱼1条(约500克)、生姜3片。
做法:莲藕洗净、去节、切段;鲤鱼宰洗净,慢火煎至两边微黄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000毫升(约8碗水量),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。此量可供3—4人用,莲藕、鲤鱼可捞起佐餐用。
功效:秋冬季节是莲藕收成的季节,现代营养学认为莲藕是含铁量较高,且又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的食物,故对体虚之人颇为适宜。
枸杞红枣乌鸡汤
材料:杞子40克、红枣10枚、生姜2-3片、乌鸡1只。
做法:将乌鸡洗净,去毛、去内脏,放入沸水中滚5分钟,捞起,用水洗净,沥干水。杞子用温水浸透,用水洗净,沥干水。红枣和生姜用水洗净,红枣去核;刮去姜皮,切2片。瓦煲内加入清水,先用猛火将水煮开,然后放入以上材料,等水再开,改用小火煲1小时。
功效:适合体虚血亏、肝肾不足、脾胃不健的人群。
小雪须知
起居防寒藏阳
小雪起居养生当顺应四时变化而养“藏”,适当调整作息时间,注意养藏阳气,做到未雨绸缪。平时要早睡晚起,切忌过度熬夜,入睡时间尽量不要晚于23时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气温突降要及时添衣,御寒保暖。在户外,衣着过少过薄,易致感冒又耗阳气;在室内,衣着也无需过厚,应注意室内外的温差,有的放矢。
情志心平气和
雪之后,天地初寒,雨凝成雪,草木枯黄,景物萧瑟,有部分人易出现悲观、抑郁等负性情绪,尤以女性、性格内向或敏感型人群多见。情志失控或过用易导致疾病,甚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,而舒畅的心情是治疗疾病的良药。
在现实生活中,高寿者大多情志心平气和,性格开朗,而焦虑、忧郁、急躁等负面情绪常是疾病产生的土壤。因此,我们要忌心浮气躁,怨天尤人,应该学会调畅情志,舒畅气机,心平气和,身体康健。
体能动静相宜
冬季的体能锻炼应以舒缓柔和的运动为宜,我国传统养生的五禽戏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就是不错的选择,剧烈运动会耗气伤阳,得不偿失。
小雪“三宜”
宜吃“黑色”食物
黑芝麻可补肝益气,经常食用可乌发养颜、润肠通便;
黑豆可以降低胆固醇,增强身体免疫力;
黑米可以滋阴补肾。
宜吃新鲜果蔬
菠菜止渴润燥,可以缓解冬季肺燥导致的咳嗽、黏痰、胸闷、口干等症状;
猕猴桃能清热降火,缓解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积食等。适当吃橘子可祛痰止咳,助于缓解肺燥。
宜吃两个“萝卜”
白萝卜可以健脾、化痰,消食化热,祛除邪热;
胡萝卜可提高视力,促进肠胃蠕动,改善肠胃不适。
中医小贴士
太冲穴:位于足背侧,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。取穴时,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,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。以手指沿拇趾、次趾夹缝向上移压,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,即是此穴。
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:肝脏病、牙痛、眼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生殖系统疾病。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。
太溪穴: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。揉按“太溪穴”最佳时间是在每晚9点左右,一次按30下。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。用手指按揉,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,每天坚持按“太溪穴”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。
涌泉穴:是人体肾经上面最重要的穴,这个穴在足掌前掌弯曲的地方,在凹陷的地方正好是涌泉穴,这个穴补肾,就是补我们的肾阴,肾血。